因為成熟生產系統的設計,使得砂漿新產品的開發和使用、新材料(特指更加有效的添加劑)和新生產工藝的使用成為可能。同時,現代建筑業也對干粉砂漿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表現在功能上,還表現在建筑裝飾個性化要求方面。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選擇一種能滿足未來需求并可隨時可以擴大生產的生產設備非常重要。在歐洲,塔式生產線被普遍采用,但在特殊條件下,其它類型的生產線也能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緊湊型生產線用于較小產能的砂漿生產(通常是袋包裝產品),常設計為手動或半自動操作,也可以是全自動操作。此類生產線的高度很低,可以安裝在現有車間的水泥地上,節省了系統的成本和建造鋼結構的成本。
通常,20 m3的散裝筒倉被用于6種主要原料(骨料和粘結粉的儲存,筒倉使用氣力輸送進行上料,所以生產線設計需要可承受的空氣壓力至少為0.1 MPa。每1批次的原料從料倉通過吊車、人工加料或中間料斗的方式輸送到混合機(半自動方為;或通過輸送螺旋持續輸送原料到混合機上端的稱量斗內,在稱量斗內將所有的原料配好(全自動方為。在緊湊型生產線中,添加劑或顏料是通過人工稱重并投放在混合機里。緊湊型生產線可以擴充(二期后續完成),使系統自動稱量和投放添加劑(可采用m-tec PowerDo、或者FAD系紉。
在所有原料的稱量和配料完成后,直接將稱量斗內的原料輸送到混合機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混合后,利用產品的自重投入到卸料斗內。依靠特別的設計和處理,將斗內混合好的產品通過螺旋、旋轉閥或是輸送帶送入包裝機。除此之外,卸料斗還可與大袋包裝站和中間轉運成品倉相連。
緊湊型生產線具有模塊化的設計,在建設初期可以只采購和使用混合機,人工進行配料和稱量。這意味著可以在初期保持較低的投資水平,將來可以調整系統,逐步實現完全的自動化,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生產需求。
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取決于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混合機的大小和產品的種類。此系統的生產周期為4 min,即每小時可以產出巧批次。因此,在假定各個部件的設計完善情況下,系統更大的生產能力為:3.3 m3/h混合機容積220 IJ、6.75 m3/h(混合機容積450L)。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可相應地提高生產能力,但依然受設備結構的限制。
對于階段式生產線,配料及稱量部分與原料料倉都在系統底層,通過提升裝置與上層的生產線部分連接。這種配置允許設備直接安裝在地面上,因此沒有必要建立一個獨立的支撐結構。此類系統適用于由于地方法規或是地質狀況的限制,對系統的高度有所限定的地方,階段式生產線有2種布置。
稱量系統配有可輸送骨料和粘結劑的螺旋,但添加劑和顏料仍需人工稱量和添加。在配料和稱量結束后,秤斗內的原料直接用氣力輸送裝置送入位于混合機上端的斗內。當輸送完全完成時,斗內的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進入混合機。經過一段時間的混合后,利用產品的自重投入卸料斗內,卸料斗可以完全容納混合機內的產品。更終,卸料斗內的干粉砂漿可以直接進入散裝系統。另外,依據特殊的設計,材料也可以直接進入包裝機、大袋包裝站或中間轉運成品倉或通過提升斗投入到成品料倉內。
此系統的生產周期為4 min,即每小時可以產出15批次。因此,系統更大的生產能力為:6.75 m3/h(混合機容積450L)、33 m3/h混合機容積2200L)。
配置機械輸送的階段式生產線稱量斗用于稱量骨料、粘結料和添加劑。在稱量和配料完全結束后,用旋轉閥和斗式提升機將原料送入混合機頂端的入料口,依靠原料的自重將整批料投入到混合機里。隨后的流程與配置氣力輸送的階段式生產線一致。
使用斗式提升機在生產后會有殘留物,所以在更換產品時清潔很重要。系統適用于產品很少更換或是生產同一個產品組(水泥為主料或是石膏為主料)的企業。
此系統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