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11-22] 點擊次數:[]
四川石材資源遍布全省各縣,在100 多個縣均發現了石材礦點。截止1998 年,全省經過地質工作共探明的飾面花崗巖礦床16 個,保有儲量約6000 萬m3 ;探明大理石礦床5 個,保有儲量約4000 萬m3 ,分別居全國第四、六位。已探明的儲量,僅占目前四川石材資源的一小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各種石材礦床(點) 167 處。大部分未進行地質工作,資源潛力巨大。
根據四川石材礦點的分布特點,可劃分為三大片區,即川西片區、攀西片區和川北片區。(1) 川西片區(雅安片區) 包括寶興、蘆山、天全、滎經、漢源、石棉、瀘定、峨眉山市、峨邊、邛來、大邑、洪雅、小金、汶川等縣(市) 。該片區是全川更主要的、品種更優的石材分布區和產區,全省探明的花崗石及大理石儲量大部分分布在該片區。由于二十多年的開采利用,該區探明的很好花崗石資源趨于枯竭。(2) 攀西片區包括米易、西昌市、鹽邊、攀枝花市、德昌、冕寧、會理、越西等縣(市) 。該區以產綠色系列和蘭色系列花崗石更為著稱,其次是黑色花崗石和彩色大理石,是四川大塊度花崗石荒料和大板材的主要產地。(3) 川北片區主要包括旺蒼、南江及附近地域。是四川彩色大理石的主要分布與產區,也是黑色花崗石和黑色大理石資源的主要分布與產區。該區石材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是四川未來石材工業發展的重點區域。
1993 年全省有各類石材開采礦山75 個,1995 年猛增到360 個,至1997 年達到418 個,其中花崗石礦山360 個,大理石礦山58 個,國有礦山僅3 個,不到總數的1 % ,大量是鄉鎮、集體和個體小礦。石材荒料開采能力達30 萬噸/ 年。目前全省有板材加工企業1400 余家,形成板材加工能力1900 萬m2/ 年。1996 年產量達到歷史更高水平,產值達32. 8 億元,創匯1300 萬美元。96 年至1999 年,由于受市場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石材業連續出現大規模滑坡,2000 年下滑趨勢基本得到控制。
四川石材礦業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地質工作程度低,資源不清;礦山開采技術手段落后,資源浪費嚴重;石材加工水平低,產品質量差,市場競爭力不強,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此,要使四川石材業快速崛起,就必須加大四川石材資源的勘查力度,加快川北片區的石材資源開發;狠抓礦山建設,使石材開采規模化、規范化;加速石材企業的技術進步,使四川的石材資源優勢得到真正的發揮。